测定聊城石英砂中二氧化硅含量通常采用重量法或分光光度法,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具体介绍:
-
原理:将石英砂试样与碳酸钠等熔剂混合,在高温下熔融,使二氧化硅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硅酸盐。然后通过盐酸酸化、蒸发至干等操作,使硅酸脱水成不溶性的硅酸沉淀。经过过滤、洗涤、灼烧等步骤,最后称量得到二氧化硅的质量,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硅在石英砂中的含量。
-
主要仪器和试剂
-
仪器:高温炉、分析天平、瓷坩埚、干燥器等。
-
试剂:碳酸钠、盐酸、硫酸、氢氟酸等。
-
实验步骤
-
试样准备:将石英砂样品粉碎并研磨至一定细度,过筛后取适量样品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,冷却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。
-
熔融:称取一定量的烘干试样,放入预先恒重的瓷坩埚中,加入适量的碳酸钠,混合均匀后,盖上坩埚盖,放入高温炉中,在特定温度下熔融一段时间,使样品完全熔融。
-
酸化与沉淀:将熔融后的坩埚取出冷却,放入烧杯中,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,加热溶解熔融物。然后将溶液蒸发至干,使硅酸脱水沉淀。再加入适量盐酸溶液,搅拌使可溶性盐类溶解,用热水稀释后,趁热过滤,将硅酸沉淀留在滤纸上,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。
-
灼烧与称量:将带有沉淀的滤纸放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,先在低温下灰化滤纸,然后放入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。冷却后,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坩埚和二氧化硅的总质量,计算出二氧化硅的质量。
-
计算:根据称量得到的二氧化硅质量和称取的试样质量,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,计算公式为:含量,其中m1为灼烧后二氧化硅的质量,m为称取的试样质量。
-
原理:在一定条件下,硅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硅钼杂多酸,然后用还原剂将其还原为硅钼蓝,该蓝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有最大吸收。通过测量其吸光度,并与标准曲线对比,即可求出样品中二氧化硅的含量。
-
主要仪器和试剂
-
仪器:分光光度计、比色皿、容量瓶、移液管等。
-
试剂:钼酸铵溶液、硫酸溶液、草酸溶液、抗坏血酸溶液、二氧化硅标准溶液等。
-
实验步骤
-
标准曲线绘制:分别吸取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硅标准溶液,置于一系列容量瓶中,加入适量的水和试剂,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加入钼酸铵溶液、硫酸溶液、草酸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,每加入一种试剂后都要摇匀。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,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,使溶液显色完全。以试剂空白为参比,在分光光度计上于特定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,以二氧化硅的质量为横坐标,吸光度为纵坐标,绘制标准曲线。
-
样品测定:称取适量的石英砂样品,经过酸溶等前处理步骤后,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,定容至一定体积。吸取适量的样品溶液于容量瓶中,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步骤进行显色和测量吸光度。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,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二氧化硅质量,进而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硅的含量。
-
计算:根据标准曲线查得的二氧化硅质量和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等,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,计算公式为:含量,其中m2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硅质量,V为样品溶液的总体积,V1为吸取用于测定的样品溶液体积,m为称取的试样质量。
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,重量法准确度高,但操作较为繁琐,耗时较长;分光光度法操作相对简便、快速,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分析,但需要注意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仪器的稳定性。在实际应用中,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。同时,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,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并且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。